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乡村振兴战略部署,6月下旬至7月初,宿州学院管理学院“青春关爱服务团”赴宿州市埇桥区灰古镇中心学校,开展为期两周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紧贴乡村儿童成长需求,精心设计“国防教育课堂”“心灵守护小组”“语文课堂”“课外素质拓展”四大核心板块,推动爱国教育与心理关护、知识传授与素质培育的深度融合。

一、国防教育课堂——强国有我,逐梦海天

在国防教育板块中,退役海军士兵担任国防讲师,面向学生讲授我国海军发展历程、“强军梦”与青少年的责任担当,引导孩子们树立保家卫国的志向。课堂之外,队员们带领学生进行队列训练与自护技能演练,通过整齐的步伐与嘹亮的口号,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与集体荣誉感。
二、心灵守护小组——走进心灵,播种自信

针对留守儿童情绪表达与心理健康需求,团队实施“调研诊断—精准干预—跟踪评估”三阶段工作模式,开设情绪课堂讲座,教授情绪识别与调节方法。通过“传递情绪”互动、沙盘疗法、“画房树人”等心理活动,孩子们学会了更好地理解自我、表达感受、接纳他人。多位学生表示,第一次感受到“有人认真听我说话”的温暖。
三、语文课堂——以英雄精神浸润童心

在语文课堂上,队员以革命先烈刘胡兰的故事为切入点,带领学生感悟“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精神内涵,激励他们在学习与生活中勇于担当、无惧困难。课堂上,孩子们争相发言,将自己的理解化作文字记录下来,让英雄精神在心中扎根。
四、课外素质拓展——在游戏中收获合作与智慧

在课外素质拓展环节,团队组织了“看图片猜数字”等互动游戏,将观察力、逻辑推理与团队协作巧妙融合。孩子们分组合作,通过捕捉图片细节、推断数字规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锻炼了思维敏捷度与沟通配合能力。活动现场气氛热烈,笑声与掌声此起彼伏,孩子们在挑战与合作中收获了成就感与友谊。

通过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管理学院师生为乡村儿童送去了宝贵的知识、温暖的陪伴,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自信与希望的种子。短暂的相伴虽已结束,但学院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和青年力量,致力于与基层学校建立长效合作机制,让服务乡村的青春足迹在振兴之路上走得更远、行得更坚实。
(撰稿:管理学院 二审:张增林 三审:王北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