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下午,由学工部主办,管理学院和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承办的宿州学院第三期“辅导员之家”论坛在管理学院举办,会议主题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实践育人探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杨杰,美术与设计学院党委副书记边洪强,文学与传媒学院党委副书记刘影,数学与统计学院党委副书记徐依俭,信息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吴孝银,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徐国庆,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张增林,学工部副部长贾学彬,商学院孙艺文老师等14名辅导员代表及学工部夏梦雪老师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蔡若愚主持。
与会人员围绕实践育人主题,结合各二级学院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本职工作,分享工作案例,交流心得体会,并就接下来的工作进行展望。
杨杰介绍了机电学院以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学院建设为契机构建的创新实践育人机制:以“第二课堂”强化实践育人格局;以“三段式”(即基础训练早介入--学科竞赛强技能--科技实践重创新)构建实践育人体系;以“实践历练”增强实践育人新成效;以志愿服务打造实践育人精品项目。通过实践创新,深化人才培养,提高育人质量。
边洪强分享了美设学院以产业学院为平台构建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实践育人工作经验:构建以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产业实践课相融合,以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接的“三三制”动态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强化职业能力,使实践教学成为主体,使学生能学、爱学、好学,学生的技能水平显着提高。
吴孝银介绍了信工学院基于“新工科理念”的开放实验室育人实践举措。通过开放实验室,一方面解决了传统实验教学仪器设备某时间段超负荷运转而其余时间段闲置不用的弊端,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和自信心,激励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体现了高等教育以学生为主题的理念,提高了实践教学质量。
刘影分享了文传学院以“大学生支教活动”等为依托的志愿服务实践育人机制。通过持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将学科专业优势与服务地方社会发展统一起来,引导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塑造,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徐依俭介绍了数统学院以校地校企合作为抓手的实践育人举措。通过与宿州市统计局和安徽经典市场调查咨询有限公司等深度合作,以项目的方式,每学期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农村开展系统规范的社会调研(组织参与第七次人口普查和萧县社会救助养老服务评估等),让学生深度了解社会,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意志品质和分析研究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徐国庆认为在进行实践育人环节,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引导青年大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国情,感知社情,体察民情。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发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生活技能,生存本领。在实践过程中,要注重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课本以外的常识性问题,增强他们的认知和感知能力,提升道德观念和处事能力,在进入社会之后能够应对自如,进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张增林介绍了管理学院基于探索综合能力培养载体而凝练出的特色课程《养成教育》。养成教育强化对学生的日常教育、服务、引导和管理,提出“六素养、六能力”的培养核心。“六素养”即文明礼仪素养、身心强健素养、诚信守法素养、学习科研素养、创新创业素养、管理职业素养;“六能力”即沟通能力、竞争能力、笃行能力、求真能力、开拓能力和领导能力。通过模块化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实战式考核,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五位辅导员老师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发言,畅谈自己的工作经验感受。孙艺文从辅导员自身与学生工作两方面介绍实践育人的相关经验,提出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以身作则,让学生从辅导员的言传身教中得到潜移默化的积极改变,为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余阳结合本院举办“i英语”等活动建议应充分发挥竞赛育人的作用,利用竞赛拓宽人才的培养途径、增强学生的专业竞争力,让学生在课堂所学知识真正运用起来。凌清露谈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必须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牢牢掌握住。要发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模式,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周婷认为辅导员工作要结合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要求,不断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途径,通过灵活有效的方式增强亲和力、感染力和可信度,做大学生政治思想的引领者。甘守伟结合所在学院取得的佳绩提出,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实践育人工作落到学生工作实际当中去,在各类竞赛活动中增长更多知识,提高专业学习意识并看到自身和其他优秀同学的差距,提升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贾学彬肯定了各二级学院实践育人的创新举措,倡导大家取长补短,同时要注意总结提升,探索实践育人长效闭环机制,不断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努力开创宿州学院实践育人新局面。
(撰稿人:管理学院 审稿人:蔡若愚)